在川大,我的青春不打烊!

你今年几岁?
这是一个熟悉又略带神秘的问题。
你是不是也常在夜深人静时,
心里默默嘀咕:
“XX岁,到底意味着什么?”
是拼搏奋斗、寻找方向?
是悦纳自我、快乐生活?
让我们一起来看看,
在川大,在你的年纪,
有哪些故事正悄悄酝酿。
18岁,正是探索未知的年纪
● 2024级本科生 华西口腔医学院 孙剑奇

从小,我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,架子鼓是我最初的音乐伙伴,激昂的节奏、震撼的鼓点,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。
在对架子鼓的掌握逐渐熟稔于心后,我不再满足于一件乐器,而是想要突破自己。因为对国学的热爱,我选择了与架子鼓截然不同的乐器——古琴。18岁的高考过后,我开始学习古琴,在古琴的陪伴下,我度过了无数个充实的日夜。我的技艺日益精进,对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。
与此同时,通过学长的邀请,我有幸成为了四川大学民族管弦乐团打击乐部的一员。在乐团的日子里,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每一次排练都是对自我极限的突破,我与队友们携手并进,共同创造了无数精彩瞬间。当我抱着那把陪伴我焚膏继晷的古琴,在留学生同学们面前演奏中国古韵时,我真心为我的18岁感到骄傲。
19岁,正是拥抱远方的年纪
● 2022级本科生 生命科学学院 孙炜
我在入学时加入了公益社团自强社,在社团的鼓励和引导下,我慢慢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。
大一暑假,一封来自大山的邀约开启了我支教的大门,乘坐高铁、转坐公交、再搭面包车,绕着一圈又一圈的山路,我到达了盐边县温泉乡中心小学。这里的孩子是大山中的精灵,我在他们的眼眸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。大二暑假,我再次参加了支教活动,前往黑龙江抚远一中开启一段新的旅程,几天时间里,我就和这里的孩子们打成一片。
目前,我的支教之路已经到达过四川凉山、攀枝花、广安和黑龙江抚远,在祖国的西南和东北都留下了我实践的足迹,这些足迹成为了我在19岁这一年里拥抱远方的见证。
20岁,正是突破自我的年纪
● 2022级本科生 国际关系学院 周子涵
20岁这一年,我第二次踏上了外事外交礼仪大赛的舞台。
第一次参赛时,我还只是个刚接触国际关系知识的“萌新”,也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。但这一次,面对赛制新题型——突发情景题,我大胆地站在舞台上以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致辞,脸上带着的不再是胆怯,而是自信。
我知道,促使我顺利完赛的也不再仅仅是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冲劲,更是一年沉淀带来的成熟经验。我想,这一次,我成功地“抛下”了曾经那个胆怯的自己。
21岁,正是奋发向前的年纪
● 2021级本科生 YX
几个月以来,出门时晨光熹微,返回时披星戴月。日复一日的重复性活动,让我对时间的概念变得有些模糊,还没缓过神来。
不知道从何时开始,原本崭新的资料已经被勾画到略显陈旧,活页笔记本变得越来越厚。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写了多少字,只知道在某一天,我突然发现,以前觉得晦涩难懂的内容,其实没有那么困难。
面对这条考研之路,我也变得更加坚定和勇敢。坚持到底、永不放弃,是我在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。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奋发向前,实现目标!
22岁,正是寻找方向的年纪
● 2021级本科生 文学与新闻学院 郑竹君
为期一个月的学院集中实习结束了,早出晚归、每天通勤三小时的生活已经远去,但是实习中的无数瞬间却仍然盘桓在我脑海里。
我在实战中学会了怎样更快更好地完成一篇报道,学会了许多编辑技能,和其他前辈一起度过了记者节。这段实习经历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,曾经我想进入“大厂”,逐梦互联网企业,但现在我却觉得,在传统媒体的生活也足以令人欣喜。
或许,未来不是只有眼前的一条路,未来四通八达,而这次我找到了属于我的那一条。
23岁,正是潜心钻研的年纪
● 2023级研究生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梁汇嘉
在科研的道路上,我遭遇过许多困难与挑战。初期,每个问题似乎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,数据处理、算法调优、实验反复,常令我感到迷茫与沮丧。但随着做过的研究越来越多,我也逐渐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,不断调整思路与方法。
当在某个关键难题上找到突破点时,那种拨开云雾见天明的感觉,会让我开心一整天。
科研是一场持久的探索与积累,对于我来说,每一小步的进展,都是我继续前行的新动力。
24岁,正是独立自洽的年纪
● 2022级研究生 文学与新闻学院 小陈
从家里面搬出来,体验独立生活后,我也有过从对独立生活的憧憬到面对现实的落差的心态转变。曾经以为自己一个人生活也能井井有条、轻松安排好所有的时间,既能有职业上的成就,又能享受生活。但是现实往往不同于理想,工作时间的延长、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一度让我身心俱疲。
我努力学着自洽,幸运的是我的尝试卓有成效。在有限的非工作时间内,如何高效地去充实生活,我有了自己的答案。
听博客学习新知识、利用周末去探索城市文化、学习每一种食材的处理方式......当我成为了这片小空间的主人,也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。
安博体育全站官网25岁,正是追求卓越的年纪
● 2022级研究生
爱画画的小彦(不想出镜版)
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画画,大学之后还能继续追求和深耕自己热爱的事物,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。
今年,我也在尝试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掘未曾尝试过的或是较新的东西,期待和这个我爱了这么多年的领域碰撞出新的火花。
未来即使再过十年、二十年,我想我也还是会坚持在桌前,几支笔、几张纸,将心中所爱落于纸上。
26岁,正是坚守热爱的年纪
● 2022级博士生 生命科学学院 桑宇鹏
读研后,我参与了许多次科考。我和同伴遭遇过塌方、暴雨、山体滑坡,天气的“不给面子”已是常态,但更多时候即使有好天气,也往往寻觅一整天却没有能让我们满意的收获。
后来我也开始像师兄一样带队科考,我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紧张感直面野外的风险,也需要有敏锐的感知力来发现和观察我们的目标。
五年来,我走过了9个省份,科考行程超过了1万公里,如今,我也可以“骄傲”地说:在这个年纪,我站在我热爱的岗位上,为我热爱的事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。
你的年纪,是最好的年纪
年龄,只不过是一个数字
而不是任何事情的阻碍
今天,我们比昨天更进步
今年,我们比去年更丰盛
你的年纪,是拥有无限可能的年纪
把我们的时间
分给睡眠、书籍、运动
分给关心社会、心系家国
分给我们对自己、对人生的热爱
我们的青春,不打烊!
【今日大川】
图片来源于受访者
封面图|沈军
采写丨张骞诺 甘雨露 戴善贻
文字、编辑丨甘雨露
责编丨曹丹
看展览、听讲座、还有研学活动……
川大博物馆真的太全面了!
校领导带队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